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我院吕鹏志教授赴港参加“中国社会的历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

作者:学工组 日期:2017-12-20 00:00 点击数:

2017年12月15-16日,由香港中文大学-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社会的历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总结与前瞻(Historical Anthropology of Chinese Society Conference: Conclusion and New Beginnings)”在香港中文大学冯景禧楼太古堂顺利召开,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台湾、新加坡、日本、韩国、美国的八十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我院哲学与历史研究所吕鹏志教授应邀与会。

此会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卓越学科领域计划第五轮“中国社会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以下简称“AoE计划”)的总结大会。该计划总共获得2344.7万港元资助,先后历时八年(2010-2017),主要任务是以历史文献和田野研究为依据,复原中国各地参与大一统的历史。隶属计划的十多个分支研究团队做了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出产了一大批成果。吕鹏志教授参与了香港中文大学劳格文(John Lagerwey)、谭伟伦教授负责领导的“地域宗教”研究团队,他与劳格文教授合作主编的《道教仪式丛书》及《“地方道教仪式实地调查比较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是AoE计划的部分成果。

除了开幕致辞、特别议程和圆桌总结之外,本次会议总共安排了12场发言。吕教授在第8场“项目成员丛书系列”中发言,简要介绍了《道教仪式丛书》。这套丛书主要出版有关中国和海外各个地方现存道教仪式的资料汇编、调查报告或研究著作,目的是接续台湾清华大学王秋桂教授主编《中国传统科仪本汇编》的事业,用现代学术的方法抢救和保护道教文化遗产。丛书首批拟出版15种,迄今已出版3种,包括:(一)戴礼辉口述,蓝松炎、吕鹏志编著,《江西省铜鼓县棋坪镇显应雷坛道教科仪》;(二)吕永升、李新吾编著,《师道合一:湘中梅山杨源张坛的科仪与传承》;(三)叶明生著,《闽西南永福闾山教传度仪式研究》。

这三种书都是上、下两大册,篇幅从1200多页到1600多页不等。它们表明中国现存地方道教仪式至少有三种模式。一是相對純粹的正一派道教,如赣西北道教;二是正一派道教與民間宗教(巫教)的結合,如湖南梅山教和福建閭山教;三是正一派道教與佛教的結合,如福建閭山教融合了正一教、巫教和瑜伽教。

吕教授还指出,因为道教仪式自古以来就是秘传,所以要彻底完整收集田野资料很不容易。以上三种书从田野调查到编辑出版均耗时甚久,少则几年,多则二、三十年。他在会上感慨与劳格文合作从事大型研究计划很有意义,但是要有心理准备,因为它们会使人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劳格文主编的博睿(Brill)中国宗教史丛书(八卷)历时12年(2002-2014)才告完成,吕教授参与这项写作计划时曾是四川大学宗教研究所最年青的学者,宗教史丛书最终完成时他发现自己已变成了中年学者。他现在已经预感到,编完全部《道教仪式丛书》之后,他将很可能变成了“老头”。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