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位导师,用一种务实的科研态度求学、求知;用严谨的教学理念感染学生,用创新的学术思想武装自己;用一个“合格”党员的标准始终如一的要求自己、提醒自己。他就是——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汉语言文字学的周俊勋老师。
点——是起点,也是启点
最初的梦想我们是否还记得?是为了生活而奋斗的决心,还是为了理想而拼搏的恒心,或许是为了人生价值的实现而努力的真心。
从汶川到成都,再从成都到北京,这是周老师求学历程的起点。致力于研究传统训诂学的他,从中吸取了很多的养分,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精专的程度, 需要一个过程。传统训诂学作为周老师学术生涯的一个起点,这何尝不是一个启点呢?
立足于传统训诂学的起点,周老师从中不仅吸收了精髓,而且也得到了启发。他看到了训诂学方法上的局限性,意识到扩展自己的视野才能弥补这种局限性。受到启发后的周老师,把传统训诂学和历史语言学的方法相结合,极大地拓展了自己的研究领域。
在学术的起点,周老师找到了一个突破口,他并不是摒弃所学的知识,而是以此为启发,深入地研究。周老师时常告诫我们:“任何时候去探索一个不熟悉的研究领域都不晚,只要坚持下去,总会在新的领域做出一些成绩来的。”怀着这样的治学精神,在研究的道路上,周老师取得诸多成绩:近十年来,他先后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2项,省部级等其他各类项目8项,发表论文20多篇。出版专著《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词汇研究》、《中古汉语词汇研究纲要》。尤其是《中古汉语词汇研究纲要》是第一次系统地整理中古汉语词汇研究的总结性成果,提出不少新的研究思路,在学术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如北京大学著名汉语史研究专家蒋绍愚教授在其最新的著作《汉语历史词汇学概要》中评价说:“此书把‘词法模式’的概念用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是一种值得肯定的尝试”。能获得如此高的评价,离不开周老师在交叉领域的探索与创新。当问及之所以能取得这些成就时,周老师非常谦虚地说:“正如蒋先生所说的,那仅仅是一个尝试而已。是将当代语言学的一些最新理论用于汉语史的一些尝试,今后的路还很长呢,还需要继续努力。”
立足于起点,如何从专业知识中吸收已有的养分,从中受到启发,把原点转换为圆点,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但周老师给我们做了很好的诠释。
线——是直线,也是曲线
起点的积累如何积淀出一条平坦的人生之路?
从一个研究领域到另一个研究领域的跨越,是直线式的一帆风顺呢,还是曲线式的重重波折?是一条直线或曲线的独行,还是几条线条的交叉?或许人的经历不同,所得出的答案各异。周老师用他的科研经历解答了这个问题。
“以一个研究领域为中心,滚雪球式的旁及其他相关领域”,这是周老师的研究经历所得之感。
从传统训诂学,到历史语言学,从历史语言学到方言,从方言到语言接触等,以传统训诂学为中心,旁及到其他的语言学的领域。这是学科领域的跨越,也是研究视野的扩展,更是求真精神的体现。
都说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只有学术上的创新点是不够的,确定周老师“这条直线”的另外一点便是他自身的“党员精神”。周老师是一名老党员,更是一名优秀的党员,他深受同事信赖,十分具有亲和力,在很好的融入党组织的同时,还积极配合院系党委领导完成各项任务,认真对待每次党员学习活动,及时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并能对学习内容提出自己的感想和建议。与他相识的同事一说到周老师,都会笑着说周老师是一个“好同志”。实际工作中,他始终发扬党员精神,响应中文系号召,积极举办语言学沙龙、讨论会等活动,工作态度谦虚谨慎、严谨认真。
面——是平面,也是层面
线条如何勾勒出一个平面的科研人生?这样的平面能否延展到层面呢?
从科研创造到教学育人,是平面的延展,也是层面的呈现。周老师对待科研的态度,对待学生的态度——认真、负责。或许有人认为这是两个简单的词语,但是投入到实践中,谁又能看清词语背后的真正蕴意呢?谁又能践行词语所传达的内容呢?
“学生就应该多看书”,这样质朴的话语回响在我的耳边。这是一种要求,导师对学生的要求;这也是一种希冀,长辈对晚辈的希冀;这或许是一种体会,老师历程中的一种体会,这更或许是一种责任,学生学习的责任。
周老师认为,学生在多看书的同时,还要重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的训练,他常说:“只看别人耍猴戏不行,还得自己亲自去耍耍看。”笔者采访了选择周老师“训诂学”的研究生司雁飞等三人,在提及周老师时,他们是满心钦佩,真心佩服周老师的学识,更折服于他认真踏实做事态度。据他们反映,在上学期16周的训诂学教学中,周老师布置了15次作业,3次平时测试,内容涉及经、史、子、集等各种内容,共计A4纸张打印的60多页。这些作业都是周老师自己打印好发给学生,省去了学生不少时间和麻烦。每次作业,他都会认真批改,并于下节课点评。让同学们更为贴心感动的是所有这些教学资料的费用,都是从他自己的科研经费中支出,这一小小的举动让同学们心中倍感温暖。
此外,周老师还长期坚持带着本科生做SRTP,培养本科生参与科研训练。跟着他做SRTP的大四学生宋锦涛介绍说:“就是想跟着周老师作训练,他学识渊博,对待学生有耐心,跟着他我能学到不少东西。”在他的培养下,参加这些训练项目的大多数学生选择了读研,目前已有学生在攻读博士学位。